一、 学术论文一览表
序号 | 期刊及文章类别 | 科室 | 论文题目 | 发表期刊 | 影响因子 | 中科院分区 | 年 | 卷 | 期 |
1 | SCI/SCIE | 药学部 | Endoplasmic reticulum-targeting fluorescence turn-on probe for nitric oxide detection in living cells and serum samples |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 | 4.3 | 二区 | 2025 | 325 | / |
2 | SCI/SCIE | 检验部 | Association of changes and cumulative measures of 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body mass index with hypertension risk: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 BMC Public Health | 3.5 | 二区 | 2024 | 24 | 1 |
3 | SCI/SCIE | 妇女儿童健康研究所 | Cyclic adenosine 3’, 5’-monophosphate (cAMP) signaling is a cruc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ulcerative colitis | Life Sciences | 5.2 | 二区 | 2024 | 353 | / |
4 | SCI/SCIE | 妇女儿童健康研究所 | Determination of fluoroquinolones residues in using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based solid-phase extraction coupled with UHPLC-MS/ MS |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 4 | 二区 | 2024 | 135 | / |
5 | SCI/SCIE | 放射影像科 | Amide proton transfer and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alysis reveal susceptibility of brain regions to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 Heliyon | 3.4 | 三区 | 2024 | 10 | / |
6 | SCI/SCIE | 乳腺外科 | Clinical study of ultrasound-guided minimally invasive catheterization combined with compound cortex phellodendri fluid in the treatment of lactational breast abscess | PLOS ONE | 2.9 | 三区 | 2024 | 19 | 9 |
7 | SCI/SCIE | 骨科 |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bolic changes in adipose tissues and muscles due to different exercise intensities by Dixon in healthy young men | 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 3.2 | 三区 | 2024 | 177 | / |
8 | SCI/SCIE | 妇幼门诊输液室/妇女保健科 | Effect of emotion management and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painless induced abortion after operation |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 3.9 | 四区/Q1 | 2024 | 14 | 8 |
9 | SCI/SCIE | 小儿遗传代谢内分泌科 | Homozygous mutation of KISS1 receptor (KISS1R) gene identified in a Chinese patient with congenital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 (CHH):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 JOURNAL OF PEDIATRIC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 1.3 | 四区/Q3 | 2024 | / | / |
10 | SCI/SCIE | 乳腺外科 |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MDR1 rs1045642 polymorphism and breast cancer risk: An updated meta‑analysis | ONCOLOGY LETTERS | 2.9 | 四区/Q3 | 2024 | 27 | 4 |
11 | SCI/SCIE | 骨科 | Infectious wrist arthritis complicating acute carpal tunnel syndrome in a child A CARE-compliant case report | Medicine | 1.3 | 四区/Q2 | 2024 | 103 | 33 |
12 | 中华期刊 | 小儿神经内科 | 《关于慢性抽动障碍治疗失败定义的专家共识》解读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2024 | 39 | 9 | ||
13 | 中华期刊 | GICU /急诊科 | 即时检验在急重症的应用管理专家共识(2024)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2024 | 36 | 9 | ||
14 | 北大核心 | 公共卫生科 | 2017-2022年武汉地区儿童食源性疾病监测中沙门氏菌感染情况和耐药性分析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24 | 40 | 8 | ||
15 | 北大核心 | 小儿血液科 |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2024 | 32 | 5 | ||
16 | 北大核心 | 小儿神经内科 | 儿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后癫痫14例临床特点分析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2024 | 39 | 7 | ||
17 | 北大核心 | 药学部 | 基于FAERS数据库的阿那白滞素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 药物评价研究 | 2024 | 47 | 9 | ||
18 | 北大核心 | 药学部/GCP办公室 | 模型引导的儿童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程序的编制及临床应用 | 中国药学杂志 | 2024 | 59 | 14 | ||
19 | 北大核心 | 药学部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 | 医药导报 | 2024 | 43 | 9 |
二、专利授权清单
序号 | 发明人 | 科室 | 专利/软件著作名称 | 专利号/登记号 | 类型 | 授权公告日 |
1 | 邹蜜;陈丽;陶利;万瑾 | 重症医学科 | 一种用于氧枕的手动临时加压装置 | ZL 2023 2 2089168.1 | 实用新型 | 2024-7-19 |
2 | 邹蜜;万瑾;陈丽;陶利 | 重症医学科 | 一种气管插管固定用防滑牙垫 | ZL 2023 2 3549765.4 | 实用新型 | 2024-8-27 |
3 | 周梦薇 | 综合外科二病区(西院) | 一种术后冷敷装置 | ZL 2023 2 2767047.8 | 实用新型 | 2024-9-10 |
三、部分论文简介
(一)药学部研究成果: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内质网靶向NO荧光探针ER-Np,可应用于检测癫痫患儿血清中NO水平
2024年9月,药学部研究团队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中科院2区/JCR1区,IF=4.3)上发表研究成果:《Endoplasmic reticulum-targeting fluorescence turn-on probe for nitric oxide detection in living cells and serum samples》。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NO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可能与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一种用于检测NO的内质网靶向荧光探针(ER-Np)。ER-Np是一种检测NO的优秀工具,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靶向内质网能力。此外,荧光成像实验结果表明,ER-Np能够对活细胞中的NO进行成像检测。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显示,该探针具有显著靶向内质网的能力,可用于实时评估活细胞中内质网应激与NO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使用该探针检测癫痫患儿血清中NO水平,发现其血清中NO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水平,这为进一步提升癫痫辅助诊断的准确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创新点和价值: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内质网靶向NO荧光探针ER-Np。该探针具有可操作性强、选择性高、灵敏度高、具有内质网靶向能力等优点。ER-Np可以进一步应用于检测癫痫患儿血清中NO水平,具有转化自主研发检测试剂盒的潜在价值,对于研究内质网应激与癫痫相关疾病中NO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aa.2024.125172
(供稿:药学部聂刚)
(二)检验部研究团队利用全国队列数据,探讨TyG-BMI指数的动态变化及其累积效应与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联
近期,检验部研究团队在《BMC Public Health》(中科院2区,IF=3.5)上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 of changes and cumulative measures of 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body mass index with hypertension risk: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中老年人群中,TyG-BMI指数的动态变化及累积效应与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共纳入2561名参与者,随访期长达七年。通过k-means聚类方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与TyG-BMI持续处于低水平(class 1)的参与者相比,TyG-BMI持续处于中高水平(class 2和class 3)的参与者患高血压风险显著增加。同时,TyG-BMI的累积效应与高血压风险呈现出线性关系,累积TyG-BMI值处于较高四分位数的参与者,其高血压风险也显著增加。研究还表明,相较于TyG指数,TyG-BMI在预测高血压风险时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
创新点与价值:①创新性方法:本研究不仅关注TyG-BMI的单次测量,还首次考察了其动态变化和累积值,为理解高血压的长期风险因素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
②机器学习的应用:研究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参与者的TyG-BMI变化进行分类,提高了风险分层的精确度,为高血压风险评估提供了新思路。
③公共卫生价值:本研究为代谢健康在高血压预防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通过监测TyG-BMI指数的变化,可以早期识别高血压高风险人群,从而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干预和治疗策略。
原文链接:https://bmcpublichealth.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89-024-20154-z
(供稿:检验部严佳敏)
(三)妇儿健康研究所研究成果:合成了一种高比表面积、超高孔隙率及具有良好物理化学稳定性的三维共价框架材料,可用于食品、环境样品及生物样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日常监测
近期,妇儿健康研究所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中科院二区top,影响因子4.0)上发表研究《Determination of fluoroquinolones residues using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based solid-phase extraction coupled with UHPLC-MS/MS》,研究探索一种超灵敏、高效的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新方法。
本研究采用温和的方法合成了一种高比表面积、超高孔隙率及具有良好物理化学稳定性的三维共价框架材料,将其作为吸附剂,自组装制备固相萃取小柱。基于合成的共价框架材料表面功能化基团,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以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被吸附剂特异性吸附。制备得到的装载有共价框架材料的固相萃取小柱可以在不影响回收率的情况下,重复使用五次以上。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方法检测限低、回收率高、重复性好,可以用于食品、环境样品及生物样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日常监测。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fca.2024.10668
(供稿:妇女儿童健康研究所徐佳)
四、专利简介
(一)一种用于氧枕的手动临时加压装置
现有的氧气枕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输氧时间的增加,氧气枕会逐渐空瘪,从而停止输氧。同时氧气枕两侧仍然有大量氧气残留无法输送,从而导致氧气枕的使用效果不佳。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氧枕的手动临时加压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有加压杆一、加压杆二、安装杆、加压板、防护垫、加压板与辅助弹簧,在进行临时加压时,医护人员将两个弹性加压框分别设置在氧气枕本体的两侧,此时医护人员通过使加压杆一与加压杆二相靠近,从而使得加压杆一与加压杆二转动,进而带动加压板朝相对一侧进行移动,并对氧气枕本体的两侧进行加压,从而使得装置能够将两侧的氧气相氧气枕中部进行转运,并对剩余的氧气进行自动加压输送,进而避免氧气残留在氧气枕的两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并降低资源浪费,且在进行加压时,辅助弹簧会将加压板朝相对一侧推动,从而降低医护人员手动加压时所需的力量,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供稿:重症医学科病区邹蜜)
(二)一种气管插管固定用防滑牙垫
患者在插管期间容易分泌口水,气管插管外壁被口水打湿后容易在牙垫上松动造成脱管,存在一定的脱管风险。
本实用新型通过拨动弧片使其远离限位槽,将气管插管卡入限位槽后,停止向弧片施压,弧片在扭转弹性件的扭转形变力的作用下朝靠近气管插管的方向翻转,并将气管插管弹性抵紧于限位槽中,因此即使更换不同型号的气管插管,弧片均能将气管进行良好固定,且气管插管直径越大,固定效果越佳。与此同时,设置在限位槽内壁上的防滑结构还能提高被固定后的气管插管的防滑效果,有助于改善气管插管被口水浸润后容易滑脱的现象。解决传统的牙垫在被口水浸透后较难对不同型号气管插管进行牢固固定的问题。
(供稿:重症医学科病区邹蜜)
(三)一种术后冷敷装置
扁桃体切除术术后常见并发症即伤口出血和疼痛,术后早期冰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有止血作用,还可使末梢神经麻痹,起到止痛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毛巾或棉布包裹冰袋,敷于颈部,其接触面小,稳定性差,冷敷部位不精准,需要专人用手扶持,对于儿童不配合者,影响止痛止血的效果。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及预防出血的改良型冷敷装置,以下为结构阐述:其包括两个套袋及设于套袋内的冰袋,两个套袋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二者的弹力机构,我们称之为“带有调节扣的弹力绳”,两个套袋相背离的一侧均连接有弹力挂耳带,固定效果得到提升。并且,套袋内设置有硬质板,硬质板位于冰袋背离套袋冷敷面的一侧,硬质板与冰袋之间设置有衡压件,衡压件设置为内部填充有流体的囊袋,囊袋上具有用于补充流体的补充部件。
在使用该冷敷装置一段时间后,冰袋内的冰块融化成冰水蓄存在冰袋下部,而由于硬质板之间设置了衡压件,衡压件对冰袋各部的抵推压力均相同,使得冰袋内流体状的冰水被挤压至冰袋上部,以确保冰袋上部化冰的部位依然能充盈有冰水并与使用者患处相贴,有效确保了冰袋对患处的长久有效的冷敷效果。
此实用新型专利,解决了传统的冷敷装置中的冰袋化冰后冰袋与需冷敷面接触面积降低而影响冷敷效果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冰袋装置结构新颖,设计简单明了,保证了冰袋与患者扁桃体术后的部位稳定接触,增强了止血和止痛的效果,舒适度高、使用方便、可行性强,期待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供稿:综合外科二病区(西院)周梦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