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试管婴儿
第一代试管婴儿(IVF—ET),俗称为试管婴儿,是指从卵巢内取出卵子,与精子在体外受精形成胚胎,再移植到子宫腔内,着床发育成胎儿的全过程。
适合人群:
1. 女方各种因素导致的配子运输障碍。
2. 排卵障碍。
3. 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4. 男性有轻度的少精、弱、畸精子症。
5. 免疫性不孕症,原因不明性不孕
第二代试管婴儿
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又称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是将单个精子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注入卵胞质内,从而使精子和卵细胞被动结合,形成受精卵并进行胚胎移植,达到妊娠的目的。
适合人群:
1. 严重的少、弱、畸精子症。
2. 不可逆的梗阻性无精子症。
3. 生精功能障碍(排除遗传缺陷疾病所致)。
4. 免疫性不育
5. 体外受精失败。
6. 精子顶体异常。
7. 需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检查着。
第三代试管婴儿
第三代试管婴儿又称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筛查 (PGD/PGS),是辅助生殖技术与分子遗传学诊断技术的结合。该项技术通过在配子或胚胎阶段对遗传病进行分子遗传学的诊断,选择没有遗传病表型的胚胎植入子宫腔,从而避免遗传病患儿出生。
适合人群:
1. 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的患者。
2. 夫妻一方为性连锁遗传病的携带者(例如血友病、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
3. 可进行基因诊断的单基因病患者或携带者。
4. 用于解决骨髓移植供体来源困难的HLA配型。
第四代试管婴儿
第四代试管婴儿又称为细胞质置换技术(GVT),最终实现的卵细胞组合为高龄女性老化细胞核+年轻女性卵细胞质。接着将这个组合好的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完成受精。因受精卵含有三人的遗传物质老化细胞核+精子+年轻卵细胞质(遗传基因不足1%),因此出生婴儿被称之为“三亲婴儿”。
适合人群:
1. 年龄较大,卵子质量不好。
2. 卵巢功能衰退的女性。
3. 线粒体遗传病。
囊胚移植
通常囊胚形成于卵子受精后的第五天。这个阶段的胚胎移植后可提供更接近生殖生理的自然环境,具有较高的种植能力。
囊胚培养的过程图
一般来说常规试管婴儿治疗中,往往会选择在取卵后的第三天就移植2个胚胎的方案,这个阶段移植的胚胎又叫卵裂期胚胎移植,但将胚胎继续培养至第5-6天,即可发育到囊胚阶段,故又称囊胚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