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异物是指在上消化道内不能被消化且未及时排出而滞留的各种物体,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占急诊内镜诊疗的4%。若处理不及时,可能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70% ~75%的上消化道异物滞留于食管,以食管入口处最多见,其次为胃、十二指肠。80% ~85%的上消化道异物发生于儿童,以鱼刺、硬币、电池、磁铁和玩具居多,6月龄至6岁为高发年龄段。上消化道异物处理方式主要包括自然排出、内镜处理和外科手术。我国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比例较高。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内镜处理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兼具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价值。原则上,耐受内镜操作且无并发症的普通上消化道异物均适合内镜处理。内镜处理时机取决于临床表现、异物种类、部位、滞留时间等,主要包括急诊内镜和择期内镜。原则上,高危异物以急诊内镜处理为主,普通异物常于择期内镜下处理。1.急诊内镜:存在以下情况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须行急诊内镜 :易损伤黏膜、血管而导致穿孔等并发症的尖锐异物;腐蚀性异物;多个磁性异物或磁性异物合并金属;食管内异物滞留≥ 24h;食管内异物出现气促、呼吸窘迫等气管严重受压合并梗阻表现;食管内异物出现吞咽唾液困难、流涎等食管完全梗阻表现;胃内或十二指肠内异物出现胃肠道梗阻、损伤表现。2.择期内镜:存在以下情况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应在24h内尽早安排内镜诊疗:直径≥ 2.5 cm 的异物;长度≥ 6cm 的异物;单个磁性异物;自然排出失败的异物;未达到急诊内镜指征的食管异物;出现临床表现但未达到急诊内镜指征的胃内或十二指肠内异物。预防:儿童、精神异常者的监护人应提高防范意识,远离异物;对蓄意吞服异物者应加强宣教;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并积极治疗病变。预防植物性胃结石的关键在于禁忌空腹进食大量柿子、山楂、黑枣等。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误吞动物毛发而致毛发性胃结石。 新生儿避免服用浓度过高的奶粉可有效预防胃乳石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