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4日,由基因健康联盟(上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湖北省儿童医疗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基因健康大会/第六届长江儿科医学发展论坛影像分论坛”在线上隆重开幕。
大会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CT&MRI影像科彭雪华主任主持,大会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院长邵剑波教授和天津儿童医院院长李欣教授分别致开幕词!
天津儿童医院李欣院长以《儿童冠状动脉异常的CT诊断》为题进行了报道。他介绍了儿童冠状动脉异常在CTA上的表现及诊断要点,使我们对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表现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直观的体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主任夏黎明教授为我们带来的题目是《胎盘MRI功能成像研究》,向我们介绍了胎盘MRI功能成像的最新国内外进展及临床应用,以及功能成像应用于胎盘的广大前景,号召所以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更好的服务于病人,服务于临床科室。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朱铭教授以《儿童和胎儿先天性门体分流影像诊断》为题进行了报道。总所周知,胎儿核磁扫描是核磁扫描中的难点,胎儿心血管核磁扫描更是难点中的难点,朱铭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儿童和胎儿先天性门体分流在MRI上的表现及宝贵经验,使广大与会学员无不获益匪浅。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滨宾教授为我们带来的题目是《MRS在小儿神经系统中的应用》。MRS即核磁共振波谱成像,是唯一能进行活体组织代谢定量测定的无创检查方法。叶教授为我们介绍了MRS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表现,及不同疾病的参数调整。
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宁刚主任以《小儿肾脏恶性肿瘤及其影像评估》为题进行了报道。通过介绍小儿肾脏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如何通过影像学表现对疾病进行评估,从而更好的帮助到临床对该类疾病的诊治。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钟玉敏主任以《AI在先心病影像诊断和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基于心脏磁共振》为题进行了报道。为我们介绍了心脏磁共振在先心病影像诊断和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提出了人工智能在先天性心脏病应用领域目前需要帮助心血管影像医生解决的问题,如何让AI更好的帮助到影像学医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放射科主任李玉华为我们带来的题目是《关注儿童肿瘤相关临床综合征》。李玉华教授通过系统全面介绍儿童肿瘤的相关临床综合征,让影像学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拓宽了思路,不能仅仅局限于影像学表现,让广大学员认识到影像结合临床的重要性。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张小安以《神经纤维瘤病影像表现》为题进行了报道。张教授通过该病发病机制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影像表现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让我们认识到该病在侵犯到不同系统时的相关表现。为广大一线人员对神经纤维瘤病的诊治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广东深圳市儿童医院干芸根教授分享了《儿童丘脑肿瘤影像诊断及新进展》的专题报告,为我们分析了儿童丘脑的常见和少见肿瘤的影像诊断特点,并介绍了儿童丘脑肿瘤最新的文献研究情况,并强调了影像学的精确诊断对丘脑肿瘤术前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意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严志汉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儿童双侧基底节丘脑病变的影像诊断思路》的精彩报告。严志汉教授由实际病例出发,复习了基底节丘脑的解剖结构与生理病理特点,详细总结了基底节丘脑病变病因及诊断思路的“Midnights”原则。
广东省人民医院张靖教授分享了《儿童门静脉高压影像评估与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报告。张靖教授介绍了门静脉高压概念,临床症状以及门静脉功能和特点分类,并对儿童门静脉高压影像学检查、术前评估、手术方案选择、术后随访等作出了详细阐述。为我们提供了儿童肺动脉高压诊断治疗随访各方面的综合分析。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刘鸿圣教授为我们带来《胎儿先天性膈疝的MRI评价》的专题报告。刘鸿圣教授详细介绍了MRI在胎儿先天性膈疝中的应用,阐述了MRI在疝入内容物及位置,、囊类型、合并其他异常改变、预测肺容积、评估肺发育不良程度、肺动脉高压等方面的作用。为先天性膈疝的产前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证据。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何玲教授分享了《儿童肺不张的影像分析思路》的主题报告。何玲教授对肺不张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进行了介绍,并由实际病例引出引起肺不张各种病因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特点。强调儿童肺不张需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曾津津教授以《儿童腹部急危征象识别与报告》为主题,介绍了平片,CT中常见放射危急征象,并对新生儿消化道梗阻、消化道穿孔、肠梗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腹部外伤等儿童腹部常见急症进行了详细分析,强调对危急重病人及时报告的必要性。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袁新宇教授分享了《儿童异基因肝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肺部病变的CT表现及鉴别》的报告。袁新宇教授对儿童造血肝细胞(HSCT)进行简单介绍,并对HSCT术后肺部疾病的临床特点和鉴别、CT表现及鉴别进行了详细解读,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指导。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乔中伟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儿科影像人工智能研究报告》。乔中伟教授为我们分析了人工智能当前所聚焦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并对儿童骨龄人工智能诊断以及脑影像大数据两个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为我们带来全新的视野及最新的方向。
福建省儿童医院周作福教授为我们带来《戊二酸血症I型的MRI表现》的报告。周教授从病因机制和遗传规律、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四个方面对戊二酸血症I型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了颅脑MRI在戊二酸血症患者早期诊断和评估方面的重要意义。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张静教授以《磁共振小肠造影临床应用》为主题为我们带来精彩报告。张静教授从小肠解剖特点出发,介绍各小肠检查方法优缺点,明确MR检查在儿童中的作用。强调MRI小肠造影检查前准备的重要性,并对序列选择,各疾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进行病例分析,对儿童小肠影像学检查提供新的思路。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盛茂以《儿童肝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及PRETEXT分期》为题进行了报告。他介绍了儿童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并根据影像学对儿童肝母细胞瘤进行PRETEXT分期。结合实例讲解了PRETEXT不同分期的影像学特征,明确了影像学在PRETEXT分期中的重要性。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影像部主任杨明以《儿童脑外伤的影像学分析》为题进行了报告。杨明主任分享了不同类型儿童脑外伤的影像学特征,强调了儿童骨折与成人的区别,并明确了三维图像重建在儿童脑外伤诊断中的重要性。
湖南省儿童医院放射科主任金科以《儿童颅后窝囊性病变的影像表现》为题进行了报告。金科主任介绍了不同类型儿童颅后窝囊性病变的发病机制和不同发育时期的影像学特征,并利用影像学特征对后颅窝囊性病变进行鉴别。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赵鑫分享了以《常见遗传性综合征影像学概述》为题的报告。她从发病机制,发病部位和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对不同类型的遗传学综合征进行了介绍,明确了临床与影像筛查在常见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的重要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主任赖灿分享了以《儿童静脉窦血栓的介入溶栓治疗》为题的报告。赖灿主任结合实例分享了儿童静脉窦血栓影像学表现和介入治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儿童静脉窦血栓的介入溶栓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深圳市儿童医院副院长曾洪武以《髓母细胞瘤分子分型与影像特征》为题进行了报告。曾洪武教授以不同的特征分子将髓母细胞瘤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将髓母细胞瘤分子分型与影像学特征相结合,让我们对髓母细胞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厦门市儿童医院放射科主任刘俊刚以《胼胝体发育畸形综合征影像学表现》为题进行报告。刘俊刚主任从遗传学角度为出发点,从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不同胼胝体发育畸形的影像学特征。利用神经影像学帮助我们理解胼胝体发育不全的机制,并可能为今后针对个体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范淼分享了以《青春期发育延迟相关疾病的影像诊断》为题的报告。范淼主任根据青春期发育延迟的病因将其进行分类,利用影像学分析下丘脑-垂体-性腺的变化,结合实例为我们详细解析了青春期发育延迟相关疾病的影像诊断。
天津儿童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陈静分享了以《儿童后颅窝肿瘤影像学表现》为题的报告。她从发病部位,组织学和遗传学多角度角度对儿童颅后窝肿瘤进行分类,并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系统性总结了儿童后颅窝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然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儿童后颅窝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胡道予教授分享了以《阑尾炎影像学检查必要吗?》为题的专题报告。在简述了急性阑尾炎病理学类型及常规诊断依据后,胡道予教授结合临床病例就诊断阑尾炎CT、MRI的可能性及必要性进行了深刻探讨,提出了CT、MRI影像诊断是阑尾炎诊断的必要环节。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查云飞主任以《儿童骨髓常见病变MRI表现》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在介绍了正常骨髓成分、骨髓MRI的信号特征及骨髓生理性转换后,详细阐述了儿童骨髓常见病的影像学特征,强调了MRI在检测骨髓信号强度改变方面的敏感性,骨髓信号强度可代表良性或病理性过的观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朱文珍副院长带来了以《CEST衍生新技术的应用研究》为主题的科研分享。介绍了CEST这种新型MRI分子成像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其衍生新技术;重点讲解了CEST衍生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史河水教授分享了以《新冠肺炎CT之GGO剖析》为主题的专题报告。他对新冠肺炎GGO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剖析,简述了新冠肺炎GGO的主要原因、形态学特征及伴随的征象等方面。重点强调了对新冠肺炎GGO的演变过程的认识及主要的鉴别诊断。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杨文忠主任分享了以《胎儿呼吸系统病变的MRI诊断》为主题的报告。简述了胎儿检查技术及胸部正常MR征象后,重点介绍了胎儿时期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包括一些罕见病,肯定了MR作为超声的一种补充检查方法在胎儿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李震教授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腹部影像特征》为题进行了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腹部影像特征,强调了影像学检查对于此类疾病的重要性。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兰为顺主任以《女性胎儿生殖系统畸形的MR诊断及鉴别诊断》为题进行了报告分享。兰为顺主任就卵巢囊肿、处女膜闭锁、阴道斜隔综合征及泄殖腔畸形这四种常见病变,重点介绍了这些疾病的基本发病特点、发生机制、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此次会议依托好影像互联网会议平台,本次影像分论坛直播历时18小时50分钟,观看人次达1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