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和肾脏病的发生是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过度肥胖、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肾的工作负担,时间一长就把肾“累坏了”;摄入过多的盐和脂肪会导致体内水盐代谢紊乱、血脂异常,进而继发肾损害。
防治肾脏病,饮食方面是有“特殊要求”的,总的来说包括以下四个原则:每天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的摄入量不是越多越好,必须控制盐的摄入量,多吃清淡、低脂肪的食物。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许多含药物、添加剂以及一些毒性化学物质也都“混”进食品中,进入体内逐渐蓄积,进而损伤肾。 俗话说,“病从口入”,其实这个道理也适用于肾脏病。随着人们健康知识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控制已成为慢性肾脏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肾病综合征患儿膳食中的 其它注意事项有哪些? 应特别注意,在“三低”膳食的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热量。尤其是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如果为了限制蛋白质而影响热量的摄取会影响少儿的生长发育,出现营养不良及其他疾病。 饮食种类尽量要多样化,保证维生素A、D、B2、C,钙及微量元素的摄入。 少尿时限制含钾、含磷食物的摄入,尿少、血钾高者应禁食含钾高的水果和蔬菜,如香蕉、橙子等。 注意饮食卫生,不可吃酸腐、糜烂或过夜及不洁的食物,以免发生胃肠疾病,影响健康。 应禁食酱菜、甜面酱、腐乳、咸肉、香肠、腊肉等肥咸食物,以及烟酒及辛辣食品,每日以清淡饮食为好。 食物以新鲜为主,不要吃含防腐剂过多且保质期很长的食品。 还要特别注意的是,每日所需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类食物,要平均分配在一日三餐中,不要一次摄入过多。 何为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常伴有脂类物质代谢紊乱,极易出现血液中胆固醇、三酰甘油(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的情况,统称为高脂血症。而高脂血症会使肾的负荷加重,因而造成肾的进一步损害,不利于疾病好转。 所以,对这种患者应给予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尽管不同的国家对于成年慢性肾脏病患者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定义不同,但都有非常明确的标准: 如美国的标准为每日所摄取食物中含胆固醇在300mg以下,脂肪占总热量的30%,其中饱和脂肪酸(动物性食物中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形式提供的热量最大限度为10%,多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性食物中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形式提供的热量占10%;而根据我国的膳食结构,将成年慢性肾脏病患者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定义为每日所摄取的膳食中胆固醇不超过300mg,脂肪不超过50g,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最好为1:1:1。 由于儿童是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在给予低脂、低胆固醇饮食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 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有阶段性的,如出生后第一年和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而幼儿期、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发育速度相对较为平缓。 因此,儿童的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很难制订出一个统一的标准,总的原则是既要考虑到疾病本身的需要,又要兼顾到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强调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过分限制脂类食物的摄入,但要限制肥肉、动物内脏、油炸、坚果类、巧克力等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根据限制的程度,我们将低脂饮食具体划分为三种类型: ①轻度限制:脂类产热占总热量的25%以下,适用于肾脏病初期的患者、糖尿病患者等; ②中度限制:脂类产热占总热量的20%以下,适用于存在明显脂质代谢紊乱的肾脏病患者等; ③严格限制:脂类产热占总热量的15%以下。对于肾脏病患者,尤其是儿童肾脏病患者,一般不建议采用此种方法。下面向您提供一些根据脂肪含量划分的可摄入与禁忌摄入(或少摄入)的食物。 何为低盐、无盐、低钠、 优质蛋白饮食? 低盐饮食 是指每日钠摄入量在2g左右(折算成食盐约5g),绝大部分食物本身含有相当数量的钠,所以,饮食中尽量少用食盐、酱油等调味剂。饮食中禁忌一切咸食,如酱菜、甜面酱、咸肉、腊肠以及各种荤素罐头食品等,但允许在烹制或进食中加食盐2~3g。 无盐饮食 是指每日钠摄入量在1g左右,除限制低盐饮食中的食盐和酱油外,其他禁忌食物同低盐饮食。 低钠饮食 低钠饮食比无盐饮食更严格,是指每日钠摄取量在500mg以下,除无盐饮食的要求外,还要限制一些含钠量高的蔬菜(每100g蔬菜含钠量在100mg以上),如苟蒿(每100g含钠161mg)、芹菜茎(每100g含钠159mg)、小苗香(每100g含钠186mg)等。 优质蛋白饮食 一般越接近人体内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越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就称为优质蛋白质。 第一类就是瘦肉,动物蛋白有时候与植物蛋白可以联合应用,促进吸收会更好; 第二类是鱼类,蛋白含量在每100克有15克左右; 第三类是奶蛋类,奶蛋类本身含有水分,蛋白的吸收量是很高的; 第四是豆类,豆类中的植物蛋白最高的是黄豆,大概是每100克含有35克左右; 第五类是谷物类,比如燕麦。 小豆芽 肾宝乐园 扫码关注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