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 > 科研动态

2024年6月科研成果概要

发布:管理员  时间:2024-07-23


一、    学术论文一览表

序号

期刊及文章类别

科室

论文题目

发表期刊

影响因子

中科院分区

1

SCI/SCIE
 
论著

药学部/神经内科/GCP办公室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and dosing optimization of perampanel in children with   epilepsy A real-world study

Epilepsia

6.6

一区

2024

65

/

2

SCI/SCIE
 
论著

检验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Antibiotic-Resistance   Profiles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Shigella Isolates i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Control Strategies

Foodborne Pathogens   and Disease

2.8

二区

2024

21

6

3

SCI/SCIE
 
论著

检验部

Investigat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Bacterial Pathogens in Clinical   Specimens from a Chinese Maternal and Child Hospital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3.9

三区

2024

17

/

4

SCI/SCIE
 
论著

神经内科

Whole-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high-confidence genes for tic disorders in a Chinese   Han population

Clinica Chimica   Acta

5

三区

2024

516

/

5

SCI/SCIE
 
综述

检验部

New insights into   red blood cells in tumor precis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Nanoscale

5.8

三区

2024

16

25

6

SCI/SCIE
 
论著

检验部/保健部

Specific reference   interval for 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 among healthy children in   Wuhan China

Translational   Pediatrics

1.5

四区/Q2

2024

13

6

7

中华期刊
 
论著

肾脏内科

儿童肾脓肿24例临床分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4

39

5

8

中华期刊
 
论著

检验部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4

47

5

9

北大核心
 
论著

儿童保健科

肝部分切除术后连续监测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联合标准残肝体积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4

40

6

 

二、专利授权清单

序号

发明人

科室

专利名称

专利号

类型

授权公告日

1

杜娟,肖晗

妇女儿童健康研究所

一种斑马鱼鱼苗养殖装置

ZL 2023 2 3196050.5

实用新型

2024-6-25

2

王曼

综合治疗中心(西院)

一种医疗垃圾分类箱

ZL 2023 2 3294592.6

实用新型

2024-6-11

三、部分论文简介

(一)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研究团队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开展吡仑帕奈在癫痫患者中的PK/PD研究,成果在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官方杂志上发表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研究中心药学和临床团队近期在《Epilepsia》(中科院1TOP期刊,IF=6.6)上联合发表题为《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and dosing optimization of perampanel in children with epilepsy A real-world study》的论著,该研究基于我院儿科临床真实世界病例数据分析了吡仑帕奈在儿童癫痫患者群体中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特征及串联关系,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

吡仑帕奈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第三代新型抗癫痫发作药物(ASMs),该药于20217月被NMPA批准在国内上市。由于该药上市时间短,目前在儿童群体中的PK/PD行为特征及暴露-效应(Exposure-Response)作用关系研究尚不充分。同时该药半衰期长,非靶向经验性给药容易造成药物远期暴露不足或过量。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opPK)和Exposure-Response临床观察真实世界研究,研究采用数学模型系统描述了吡仑帕奈在儿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过程,同时综合分析了遗传(CYP3A4/3A5 SNPs)、生理、病理及联合用药等多种因素对吡仑帕奈PK参数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另外通过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AE)观测确立了吡仑帕奈适用于控制儿童癫痫发作的体内有效暴露浓度范围。本研究最终发现儿童患者的体重、肝功能(TBIL)、联用ASMs奥卡西平是影响吡仑帕奈体内中央室清除率的主要因素,其中联用奥卡西平可使吡仑帕奈的清除率提高53.73%。另外研究还发现临床有效病例吡仑帕奈的稳态12小时浓度(C12)分布范围是215-862 μg/L。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最后采用仿真模拟技术提出了不同生理发育、肝功能状态及联合用药分层患者的吡仑帕奈精准给药方案。

本研究是全球首个公开报道的针对12岁以内儿童群体开展的吡仑帕奈PopPK/PD真实世界研究,本研究首次标定了吡仑帕奈在上述人群中的ADME特征参数,首次确立了吡仑帕奈在儿童癫痫群体中的有效暴露浓度范围并提出了针对不同分层亚群的精准用药方案。本研究为吡仑帕奈类似的儿科新药上市后临床研究和模型引导的精准用药提供了方法学范例。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epi.17954

                                             

(供稿:药学部李思婵)

(二)检验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协作团队发表研究论文,分析武汉和新疆地区志贺菌分离株的抗生素耐药谱和遗传多样性

2024年,检验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协作团队在《Foodborne Pathogens And Disease》(中科院二区,IF=2.8)上发表研究成果《Antibiotic-Resistance Profiles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Shigella Isolates in China:Implications for Control Strategies》。该研究主要分析中国不同地区志贺菌分离株的抗生素耐药谱和遗传多样性,并探讨其对控制策略的启示。

中国各地区志贺氏菌流行病学特征的调查非常不足,缺乏充分的监测和系统分析。本研究协同武汉及新疆地区的疾控及医疗部门,分析及比对多组志贺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分别开展耐药基因检测和同源性分析。我们发现,两地志贺菌流行株均为福氏志贺菌,但血清型分布存在差异。此外,两地志贺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存在差异。耐药基因分析显示,blaTEM是氨苄西林耐药的主要基因,blaCTX-M是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的主要基因,tetB是四环素耐药的主要基因。分析揭示,新疆分离株和武汉分离株存在同源性,且在流行过程中获得了耐药性。本研究提示,迫切需要在志贺菌感染方面进行强有力的监测和控制,并定制针对不同地区志贺菌分离株特征的干预措施和抗菌药物管理计划。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9/fpd.2023.0138

(供稿:检验部唐锋)

(三)检验部研究团队发表研究论文,分析临床标本中细菌病原体的分布和抗生素耐药性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20246月,检验部研究团队在《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中科院三区/Q2IF=3.9)上发表了研究成果《Investigat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Bacterial Pathogens in Clinical Specimens from a Chinese Maternal and Child Hospital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该研究旨在分析中国某妇儿医院临床标本中的细菌分布和抗生素耐药性,并评估环境因素对病原体流行的影响。

通过确定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病原体的行为,更有效地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以预防疾病爆发和控制疾病流行,这种认识对于保护儿童和孕妇等弱势群体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2017-2021年住院病人的细菌培养样本,分析其分布、季节流行趋势、药敏结果以及不同病原体与当地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流感嗜血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是痰液和尿液样本中最常见的病原体,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主要影响6岁以下儿童。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高,但对头孢他啶的耐药性低;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G敏感。MDR的流行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流感嗜血杆菌在冬末和早春达到高峰,PM2.5PM10与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的流行呈正相关,NO2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莫拉菌的流行呈正相关。本研究提示,考虑到COVID-19大流行等全球性事件带来的挑战,将HibPCV13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计划存在紧迫性。要有效地管理和预防病原菌,就必须实施将微生物监测与环境监测相结合的综合卫生策略。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2147/IDR.S468419


(供稿:检验部李长振)

(四)小儿神经内科研究团队通过全外显子测序鉴定出抽动障碍高可信度风险基因并发现了一些新的可能与抽动障碍相关的基因

近日,小儿神经内科团队在《Clinica Chimica Acta》(中科院三区,IF=5)上发表研究成果《Whole-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high-confidence genes for tic disorders in a Chinese Han population》,研究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及一系列的方法鉴定抽动障碍(TD)高可信度风险基因及相关基因。

TD是一种高度易感的多基因神经发育障碍。然而,以往发现的基因在不同研究中难以复制,使TD高可信度风险基因的鉴定面临极大的挑战。本研究从中国汉族人群入组390TD患者和372例健康对照儿童,对血液样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别采用方差分析、负担分析以及计算机预测等方法鉴定TD候选基因。为了获得可信度最高的基因,我们根据以往的研究制定了一个包含160个已知TD基因的集合。此外,研究还采用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质互作方法预测可能与TD相关的新基因。研究一共发现了12个已知TD基因中的14个位点,这些位点被认为是具有较高可信度的TD易感位点;在另外10个已知基因中发现10个位点,其变异可能会引起TD的发生;负担分析发现有28个已知基因在患者人群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研究还发现354个未报道过的基因在患者人群中频率显著升高,这些基因富集到PI3K-Akt,鞘磷脂代谢以及含血清素突触信号通路。其中还有一部分基因与FN1基因紧密关联,这些基因被认为是可能与TD相关的新基因。

创新点及价值: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汉族抽动障碍人群全外显子研究,我们从已报道的TD基因中鉴定出TD高可信度风险基因,并且还发现了一些新的可能与TD相关的基因,可作为未来的研究基础。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ca.2024.119759

(供稿人:小儿神经内科卢青)

(五)检验部研究团队建立了武汉地区1-19岁健康儿童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参考区间

20246月,检验部研究团队在《Translational pediatrics》(中科院四区/Q2IF=1.5)上发表研究成果《Specific reference interval for 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 among healthy children in WuhanChina》。该研究旨在利用迈瑞CL-6000i系统在中国武汉的健康儿童中建立年龄和性别特异性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参考区间。

肌钙蛋白是儿童心肌损伤诊断和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也是评估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心脏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然而,hs-cTnI的儿童参考区间的数据十分有限,导致大多数实验室参考成人的截止值来解释结果。本研究从20229月至20238月在我院招募了1355名健康参与者(1天到19岁),采用迈瑞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hs-cTnI水平。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指南,初步建立了相对可靠的中国健康儿科血清hs-cTnI 参考区间,并进行多系统间评价。同时,这一研究继国内首次发布有关中国儿童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血细胞分析项目参考区间的卫生标准后,又进一步填补了中国儿科长期缺乏参考区间的空白。

原文链接:https://tp.amegroups.org/article/view/125777/html


(供稿:检验部蔡秦真)

(六)检验部发表临床研究,探讨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及遗传学特点及遗传学特征

20245月,检验部研究人员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第47卷第5期上发表研究成果《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该研究探讨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及遗传学特点及遗传学特征。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61日至2022131日在我院就诊的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血常规及生化检测等实验室结果进行致病基因检测,不同基因型之间血液学参数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患儿致病基因突变以ANK1SPTB突变为主,携带其2种基因型的患儿之间表型无明显差异;并报道了多个新突变,扩展了该类疾病的变异谱。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40123-00044

(供稿:检验部孟庆杰)

(七)儿童肾病研究团队分析肾脓肿患儿临床特点,为儿童肾脓肿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随访提供重要参考

20245月,肾病研究团队在《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第39卷第5期上发表临床研究成果《儿童肾脓肿24例临床分析》,本研究对20181月至20236月共24例肾脓肿患儿进行了临床特点分析,为儿童肾脓肿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随访提供重要参考。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武汉儿童医院肾内科 20181月至20236月诊断为肾脓肿的患儿24例。收集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随访数据。分类变量的数据采用 Fisher′s精确检验,连续变量分析采用 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入组患儿中男女各12例,中位年龄 17.96个月。起病症状以发热和纳差/呕吐常见。实验室检查以炎症急性期指标升高为主;13例(54.2%)患儿尿白细胞阴性;病原学阳性率低,血培养阳性者1例,为粪肠球菌;尿培养阳性者4例,其中粪肠球菌2例,屎肠球菌1例,黄曲霉菌1例。影像学检查:肾脏超声提示肾脓肿者15  ,提示肾脓肿可疑者 (其中7例经超声增强检查明确 例经肾脏CT + 增强明确 );15例患儿行肾静态显像,均提示肾脏皮质功能受损;14例患儿行逆行尿路造影,9 64.3% )阳性。21例患儿内科保守治疗成功。肾脓肿 3cm以内的患儿抗生素总疗程2~3周,3cm以上者为3~4周,例患儿行外科干预,其中经皮引流 2例,1例行患肾及输尿管切除术。肾脓肿≤2cm者影像学恢复时间为 10715d2~4cm者为211530d。共22例患儿规律门诊随访(1~6个月),均未见脓肿复发。研究发现,肾脓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均无特异性,肾脏超声是肾脓肿最简单经济的诊断方式。建议肾脓肿患儿完善逆行尿路造影及肾静态显像评估有无膀胱输尿管反流和肾脏瘢痕形成。4cm以内的肾脓肿可首选内科保守治疗。

DOI10.3760/cma.j.cn101070-20230808-00079

(供稿:儿童综合内科一病区王凯歌)

四、专利简介

(一)一种斑马鱼鱼苗养殖装置

斑马鱼养殖方便、繁殖周期短、产卵量大、胚胎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体透明,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新宠。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500个斑马鱼实验室。利用斑马鱼,可以研究生命科学的基础问题,揭示胚胎和组织器官发育的分子机理;可以构建人类的各种疾病和肿瘤模型,建立药物筛选和治疗的研究平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斑马鱼鱼苗养殖装置,包括外缸体,外缸体一端面上设置刻度线,外缸体顶端开口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把手,外缸体内设置内缸筒体,内缸筒体上下两端均为开口设置,内缸筒体底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纱网片安装块,纱网片安装块内均开设若干纱网片安装槽,内缸筒体对应纱网片安装槽处分别开设辅助安装槽,纱网片安装槽内分别设置纱网片,纱网片安装块两端分别开设定位孔,定位孔贯穿纱网片安装槽,定位孔内设置定位钉,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纱网片安装块、纱网片安装槽、定位钉和纱网片将避免鱼苗卡死于内缸筒体中,且可根据不同阶段的斑马鱼鱼苗养殖需求更换所需目数的纱网片,提高斑马鱼鱼苗存活率,满足使用需求,同时更便于观察装置内容量和鱼苗情况。

(供稿:妇儿健康研究所杜娟)

(二)一种医疗垃圾分类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垃圾分类箱,包括底架,底架底端四角分别设置锁止万向轮,底架上设置若干分类箱,分类箱顶端开设通孔,通孔上方设置箱盖,箱盖一端与驱动旋转组件连接,驱动旋转组件设置于分类箱顶端,箱盖旁分别设置红外传感器和开关按钮,红外传感器和开关按钮均与驱动旋转组件电性连接,通孔下方设置垃圾桶于分类箱内,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旋转组件配合红外传感器、开关按钮实现自动开、关箱盖,无需人工手动接触箱盖,避免造成污染,操作简单,利用垃圾袋定位固定组件将便于快速将垃圾袋固定于分类箱内,避免垃圾袋放置后滑落至垃圾桶内,避免垃圾外溢,同时通过垃圾袋热封组件将实现自动打包热封效果,无需人工进行扎口打包。

本实用新型设计具体一下优点:1.优化管理,将不同类型的垃圾分开存放,保持临床环境的清洁和卫生,规范分类医疗废物;2.简便操作流程,节省每次操作开盖的繁琐,高度可根据操作者调整;3避免医疗垃圾桶倾倒的风险;4.解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不足的问题,便于更换,消毒。目前,该实用新型设计已在本院其他科室借鉴使用,受到护士广泛好评,方便临床使用,避免医疗垃圾因工作繁忙无法准确投入桶内,不便于垃圾分类清理。

(供稿:综合治疗中心(西院)王曼)


上一篇:2024年7月科研成果概要 下一篇:我院“科研查房”顺利启航-肾脏内科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