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人物:小猴子妈妈(粉色衣服)、小猴子爸爸(黑色衣服)、小猴子2个月女宝宝-果果(红色衣服)、熊猫女医生(穿白大褂,带听诊器)
讲解词 | MG动画分镜 |
小猴子妈妈:果果爸,我发现咱们果果喝奶怎么老是从鼻子里面流出来呀?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 小猴子爸爸:是哈,我来仔细瞧瞧,咦~果果嘴巴里怎么有个大洞呀!果果妈,我们得赶紧带果果去儿童医院看看! | 画面展示在一个温馨的家里,果果爸爸和妈妈正在家里给果果喂奶粉,喂奶过程中,果果从鼻子里流出牛奶。 画面展示果果爸爸焦急的查看果果口腔,发现腭部有一处大裂隙(给特写镜头-展示其孩子畸形面部特征),爸爸妈妈表情大惊。 |
小猴子爸爸:医生,你快看看,我们家宝宝怎么嘴巴里有个洞呀,平时喝奶粉也是很难喂进去,一边喂,一边从鼻子里面流出来,这到底是有什么问题呀? 熊猫医生:你这宝宝是腭裂,得等宝宝10月来做手术! 小猴子爸爸:请问医生,什么是腭裂呀?为什么我的宝宝会得这个病呢? 熊猫医生:腭裂是上腭的两侧组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能正常连接而发生的一种先天发育畸形,是人类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腭裂病因至今尚不明了,传统上认为多由基因遗传因素造成,与环境诱变因子有重大关系。胚胎早期的外环境,包括病毒感染、化学药物、放射线、环境污染、缺氧、妊娠反应等因素有关。 小猴子爸爸:请问医生,这个腭裂会对孩子未来有什么影响吗? 熊猫医生:腭裂的宝宝不仅存在面部的畸形,也可能有说话、吮吸、吞咽、呼吸、听力等重要生理机能的障碍。腭裂宝宝很容易患上上呼吸道感染,譬如常见的感冒,并因此会造成听力出现障碍,宝宝后期说话还会出现“腭裂语音”,此疾病还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不过做完手术加上后期的序列治疗后这些问题都会得到改善。 小猴子妈妈:医生,这个病怀孕的时候能检查出来吗?我当时怀孕的时候,孩子她爸长期在外地工作,都没时间回来帮忙,我又住在乡下,条件也不好,嫌麻烦就没有去做孕检。那这个病会遗传吗?该怎么去避免呢? 熊猫医生:产前超声是目前早期诊断腭裂最主要的筛选及诊断方法,胎儿磁共振对超声诊断起到补充诊断作用,对腭裂畸形的诊断具有优势。产前优生遗传检查可确定腭裂胎儿是否合并有染色体疾病。研究表明,腭裂患者的近亲中,存在腭裂的概率相对较高。这种遗传性可能是由单个主要基因或者环境因素所造成的。然而,遗传并非唯一因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也可能导致腭裂的发生,因此虽然腭裂具有遗传性,但并不意味着每个患有腭裂的人都会将其遗传给下一代。为了降低腭裂的发生风险,孕期妈妈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不良环境因素,如吸烟、饮酒、药物滥用、辐射等,孕妇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孕前及孕早期补充叶酸也有助于预防腭裂的发生。 小猴子妈妈:医生,那我这宝宝在做手术前我该怎么去喂养和照顾呀? 熊猫医生:孩子要从吮吸奶头的习惯改用汤匙或滴管进行喂养,建议使用腭裂患儿专用奶瓶进行喂奶。给宝宝喂奶时宝妈需半卧位或坐位,要把宝宝斜抱,与地面成35°-45°角,做到上身直立,头胸部稍后仰的姿势,然后轻柔的按压瓶身,配合宝宝吮吸奶嘴的动作,使牛奶容易到达舌部,喂奶时间不宜过长,不宜过快,喂奶结束后需把宝宝竖着抱起,轻轻拍嗝,来减少宝宝会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几率,喂完奶后可以给宝宝喂少量温开水或者用棉签蘸清水清洁口腔及裂口处来预防感染。 小猴子爸爸:医生,你说的腭裂序列治疗是什么呀? 熊猫医生:目前对腭裂最有效的治疗是以外科手术为中心的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序列治疗。腭裂序列治疗包含外科治疗、矫形与正畸、语音治疗、耳部疾患及听力减退的治疗、心理治疗等内容。腭裂的手术治疗涉及畸形的诸多方面,而各项手术内容应在合适的年龄阶段进行,是序列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接受全部的手术,而是根据畸形的类型和治疗的需要来进行选择。 小猴子妈妈:医生,腭裂为什么还会影响孩子听力啊? 熊猫医生:是的,一般来说,腭裂孩子伴发中耳功能障碍及听力障碍的几率是比较高的。腭裂患儿发生中耳疾病的原因是咽鼓管结构的异常。咽鼓管连接中耳与鼻咽腔,它的正常开闭对于保持中耳通气功能、维持清除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腭裂造成腭帆张肌的断裂和附着异常使咽鼓管咽口不能正常开闭,鼓室内的积液不能从阻塞的咽鼓管排出,最终导致中耳功能异常。听力功能是腭裂患者正常发音的基础,因此家长应该格外关注,及时诊治。 小猴子妈妈:好的,医生,听你介绍了这么多有关腭裂的疾病专科知识,我们真是受益匪浅,本来特别担心的,现在我们悬着的心也有了着落,谢谢你啊!等我们宝宝10个月的时候我们再来找你做手术啊! 熊猫医生:不客气!每个腭裂的宝宝都是被上帝吻过的小天使,更应该得到温暖和关爱,后期你们要密切的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喂养方式,按期来做手术,恢复她的正常生理功能,希望你们的宝宝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 画面展示小猴子爸爸和妈妈着急着带着果果来到儿童医院整形颌面外科门诊就诊。 画面展示果果爸爸妈妈脸上满是担忧的询问医生,熊猫医生给果果耐心的进行检查,和蔼地与家长沟通。 画面展示在医生的检查下,果果没有任何的不适,好奇的打量周围的环境。 画面展示腭裂患儿专用奶瓶,独特的奶嘴大小和瓶型设计。 画面展示熊猫医生辅助果果妈摆正确的喂养体位:半卧位或坐位。正确的喂养方式:把宝宝斜抱,与地面成35°-45°角,做到上身直立,头胸部稍后仰的姿势,然后轻柔的按压瓶身,配合宝宝吮吸奶嘴的动作。 画面展示熊猫医生辅助果果妈喂奶结束后需把宝宝竖着抱起,轻轻拍嗝。画面展示熊猫医生辅助果果妈用棉签蘸清水清洁口腔及裂口。 画面展示交谈过程中果果爸爸妈妈脸上逐渐褪去担忧和焦虑的神情,露出了安心的神情。 画面展示在诊室门口熊猫医生送果果一家离开,果果妈妈握着熊猫医生的手,爸爸微笑着点着头向熊猫医生表示感谢,并且道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