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颅脑损伤是指发生于头颅部的外伤,是一类常见的损伤。目前认为与直接暴力损伤、间接暴力损伤有关,外伤通常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好发于颅脑外伤后的人群。
二、主要病因:直接暴力损伤包括殴打伤、交通事故损伤、跌落伤等,由于直接暴力作用于头部,从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以及体征;间接暴力损伤包括挥鞭样损伤、传递性损伤等。暴力通过间接传导的方式造成了本病的发生。
三、颅脑外伤根据损伤部位可分为软组织(头皮)损伤、颅骨损伤(骨折)和颅内组织(脑血管及脑膜)损伤三类,但这三类损伤常合并发生。脑的损伤对预后有决定性的意义,因脑组织的特殊生理功能,颅脑外伤的死亡率居全身其他部位外伤之首。
四、临床症状:颅脑外伤后多导致颅内压增高,常见有头痛头晕(多数儿童不能表达,多表现为哭闹烦躁、拘奶等)、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视乳头水肿等;部分患儿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表现,还有可能并发癫痫、永久性的功能障碍、遗忘、脑疝等情况。
五、颅脑损伤分类及治疗:
1、头皮损伤:
(1)头皮血肿:多因钝器伤所致,小儿常见于跌落、碰撞等、新生儿常见于产道挤压伤。根据出血位置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治疗:小血肿→1-2周自行吸收;较大的血肿→穿刺抽血加压迫包扎;穿刺无效,血肿不消或增大→切开清除血肿并止血;儿童巨大头皮血肿可引起贫血,需输血;对合并颅骨骨折的骨膜下血肿,要注意并发颅内血肿的可能;凡已经感染的血肿均需切开引流 。
图1 图2 图3
(图1为新生儿头皮血肿,予穿刺抽吸;图2患儿为头皮血肿极化,穿刺抽吸无效果,予行图3切开外引流,术后效果明显)
(2)头皮裂伤:多由锐器伤所致,裂口大小、深浅不一(与帽状腱膜层是否破裂有关),头皮血供丰富,出血较多,容易休克。按裂伤形态分为:单纯头皮裂伤、复杂头皮裂伤、头皮撕裂伤。治疗步骤:头皮裂伤→剪发→清创消毒→全层缝合头皮。处理:急救止血、加压包扎,其次清创缝合(可延24小时内;头皮缺损可减张缝合、皮下松解或转移皮瓣;术中注意有无颅骨骨折及脑膜损伤),抗感染、注射TAT。
图4 图5 图6
(图4:患儿因头皮撕脱伤入院,图5、6予患儿全麻下行头皮清创缝合术,剔除毛发、反复清洗消毒、缝合后包扎,后期予抗感染治疗)
(3)头皮完全撕脱伤:多因头皮卷入转动的机器中,使头皮部分或整块自帽状腱膜下层或骨膜下撕脱,剧烈疼痛及大量出血,易发生休克(小块或大片撕脱)。急救:无菌敷料覆盖创面,加压包扎止血、抗休克、保留撕脱头皮;争取6-8小时内清创缝合、整块撕脱可行头皮再植小块撕脱可转移皮瓣或自体植皮;骨膜撕脱不能再植,可外板钻孔达板障, 待肉芽生长后再植皮;抗感染、TAT。
图7
2、颅骨骨折
(1)颅盖骨骨折:①线性骨折:发生率最高,可单发或多发;局部压痛、肿胀。X线摄片确诊;应警惕脑损伤或颅内血肿,特别是颅顶骨折易形成硬脑膜外血肿;无须特别治疗,仅需卧床休息,对症止痛、镇静。②凹陷性骨折:可触知凹陷区,压迫脑功能区,可出现偏瘫、失语、癫痫等定位病征;确诊常须X线摄片或CT;原则是手术复位。手术指征:合并脑损伤或骨折直径>5mm致颅高压;骨折压迫脑功能区出现病征;非功能区骨折凹陷深度>1cm;开放性粉碎性凹陷骨折;静脉窦的骨折手术应谨慎,作好大出血输血准备。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2)颅底骨折:多间接暴力所致,常为线形骨折,个别凹陷;硬脑膜与颅骨贴附紧密,易撕裂产生脑脊液漏而成开放性骨折,可确诊。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①颅前窝骨折:骨折累及眶顶及筛骨骨折累及眶顶及筛骨;脑脊液鼻漏(颅底脑膜骨膜均破裂-额窦或筛窦);眶周皮下及球结膜下淤血引起“熊猫眼”征;颅神经损伤(I-II);②颅中窝骨折:脑脊液耳漏(累及颞骨岩部) ;鼻出血或脑脊液鼻漏(骨折累及蝶骨,经蝶窦);颈内动脉海锦窦漏:颈内动脉破裂发生致命鼻出血或耳出血;颅神经损伤: (Ⅲ-Ⅷ);③颅后窝骨折:颈部肌肉肿胀或咽后壁、枕部皮下瘀血;耳后(Battle征)淤血;枕骨大孔骨折可出现颅神经损伤(少见,Ⅸ-Ⅻ) 。治疗:颅底骨折本身无须特殊治疗,着重处理合并的脑损伤、脑脊液漏;CSF漏1-2周自愈,≥4周应手术修补硬脑膜;耳鼻出血及CSF漏禁填塞、冲洗,以免逆行感染;伴CSF漏的颅底骨折属于开放伤,均需给予抗生素、TAT;碎骨片压迫视神经或面神经,应手术去除骨片。
3、颅内损伤
包括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包括原发性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原发性脑干损伤;继发性:脑水肿、硬膜外、下血肿,脑内血肿等。
(1)脑震荡:脑震荡为外伤引起的短暂的脑功能障碍;外伤史明确;无肉眼可见的病理改变;短暂意识障碍,伤后立即昏迷<30min;醒后伴有逆行性遗忘;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脑脊液无红细胞、CT检查无异常发现;治疗:卧床休息、对症止痛、止吐等,禁用吗啡、度冷丁。
(2)脑挫裂伤:软脑膜保持完整为脑挫伤。软脑膜、血管、脑组织同时破裂为脑裂伤。同时存在为脑挫裂伤(见图14);脑挫裂伤→血管源性脑水肿→细胞毒性脑水肿。伤后3-7天出现外伤性脑水肿,3-4天为高峰→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头CT可见点片状出血,伴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轻症予药物对症治疗:脱水降颅内压、止血、止吐、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脑挫裂伤严重者需开颅清除挫伤脑组织。
(3)弥漫性轴索损伤:外力使脑扭曲变形,脑内产生剪刀力或牵引作用,造成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病变分布于大脑半球、胼胝体、小脑和脑干;主要表现为伤后立即出现长时间昏迷,可与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合并存在,CT扫描可见大脑皮质与髓质交界处、胼胝体、脑干、三脑室周围多个点状小片状出血(见图15);MRI能提高小出血灶的检查率。治疗:通常为药物对症治疗,合并严重脑损伤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4)脑水肿:过多的液体积聚在脑细胞内、外,引起脑容积的增大(见图16);伤后24-72h为高峰,持续3-4周。治疗:轻型药物对症治疗;中重型应尽早行开颅手术清除破碎脑组织,注意兼行脑内外减压术。
图14(脑挫裂伤) 图15(弥漫性轴索损伤) 图16(脑水肿)
(5)颅内血肿:最多见、最危险、又可逆的继发性损伤;血肿直接压迫脑组织;血肿→颅高压→脑疝;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改善预后。按解剖部位分为: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多发性血肿。
①硬膜外血肿(见图17):暴力作用部位,颅盖骨折(90%)所致;出血来源:脑膜中动脉、静脉窦,板障静脉或导血管。多见于颞部;受伤当时有短暂的意识障碍,随即清醒或好转,继之因颅内出血而急性颅内压增高并进行性加重,出现再次昏迷。两次昏迷之间的时间称为“中间清醒期”,3-12小时;CT检查有双凸镜或弓形密度增高影。治疗:幕上血肿>20ml、幕下>10ml→颅高压→脑疝形成需手术治疗;若未达手术指征可药物对症治疗。
②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中最常见。急性硬膜下血肿(见图18):血肿多位于额颞部,多为对冲伤引起,出血来源为脑皮层血管出血,桥静脉及静脉窦损伤出血;意识障碍严重,原发昏迷时间长,中间清醒期不明显,一般表现为持续性昏迷或意识障碍程度进行性加重;CT见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多需手术治疗;死亡率高(20—30%),预后较差。慢性硬膜下血肿(见图19):好发50岁以上老人,小儿少见,有或无轻微外伤;出血常与脑萎缩及桥静脉撕裂有关(多见于先天性脑发育不良患儿);出血缓慢→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意识状态变差,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CT是主要诊断方法。颅骨钻孔冲洗术,术后引流48-72小时。
③脑内血肿:浅部血肿:出血来自脑挫裂伤灶,伴颅骨凹陷性骨折;好发于额叶和颞叶。深部血肿:白质深处血肿,脑表面无明显挫伤(见图20)。脑室内出血与血肿(见图21):出血者远较血肿形成者多见。出血来源:脑室邻近的脑内血肿破入脑室内;外伤时脑室瞬间扩张造成室管膜下静脉撕裂出血。
4、开放性颅脑损伤(见图22、23):
伤道复杂、病情危重;颅内血肿发生率高40%-50%;出血性休克多8-18%;合并伤多50%; 感染率、伤残率高20%。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急救:失血性休克:迅速止血,抗休克治疗;插入颅腔的致伤物在急救中必须特别加以保护,不可贸然拔出,有条件时手术清创取出;迅速包扎头部和其他部位伤口,减少出血,有脑膨出时,用敷料绕其周围,保持脑组织以免污染和增加损伤;急救后送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抗菌素,并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尽早进行手术,争取有6小时内清创;手术目的:开放性损伤变为闭合性损伤、清除血肿、止血、降低颅内压(内、外减压)。
图17(硬膜外血肿) 图18(急性硬膜下血肿) 图19(慢性硬膜下血肿)
图20(左侧额叶血肿) 图21(脑室出血并脑室铸型)
图22 图23
以上为颅脑损伤内容,病历及手术图片均为我科治疗患儿。我科不仅能开展钻孔外引流、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颅骨骨折复位术等常规手术,而且鉴于新生儿及婴幼儿颅骨及脑组织特殊性,再原手术基础上根据小儿特点可采用小切口、小创面及尽可能保留骨瓣等手术方式,避免造成患儿进一步脑损伤、头部大疤痕出现等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