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我的孩子明天就要出院了,我们当地要求持72小时核酸检测结果回家,我孩子昨天才做了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做核酸会不会碰到喉咙处的伤口啊?”一位来自耳鼻咽喉科病房的家属焦急地询问着护士。
耳鼻咽喉科病房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的手术每日都不计其数,这样的疑惑也比比皆是。由于,现在是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隔几天一次的核酸检测早已是家常便饭了!采集喉咙处的分泌物,到底对小朋友的伤口有没有影响呢?家长们能放心术后的孩子进行核酸采集吗?让我来慢慢给你们解答吧!
什么是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是鼾症小朋友打鼾的主要病因,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以下简称“扁腺切除术”)又是小儿鼾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就是将咽喉部肥大的扁桃体和鼻腔内增生肥大的腺样体运用传统手术方法或者微创等离子刀头进行完全或部分切除。
我院多采用微创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在术后恢复期,患儿咽喉部伤口会被一层白膜覆盖,在手术后21天内白膜会慢慢脱落。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患儿进食过快,进食油腻辛辣或坚硬的食物,或者刷牙时伸入过深,都有可能将白膜刮落,造成伤口出血,引起家属的恐慌和焦虑。所以很多家长担心采样的咽拭子,会刮蹭到伤口白膜,造成伤口出血。那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咽拭子是如何采集喉咙处的分泌物?到底容不容易将扁腺术后伤口的白膜碰掉呢?
核酸采样知多少?
核酸标本采集一般有2种方法,即口咽拭子法和鼻咽拭子法。口咽拭子法是最常用的,所以我们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口咽拭子法的采集要点。即被采集人员头部微仰,嘴张大,做出“啊”的口型,露出两侧咽扁桃体,将拭子越过舌根,在被采集者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不要触碰悬雍垂),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的管中,折断尾部,旋紧管盖。
扁腺术后到底能进行核酸采集吗?
经过以上我们了解到,我们主要是在咽部扁桃体和咽后壁两个部位,黏取分泌物,所以我们只要避开手术部位,仅用咽拭子在咽后壁擦拭黏取分泌物,避开扁桃体部位,就不会导致扁腺术后伤口白膜被刮落,造成伤口出血。
叮叮叮!敲黑板,重点来啦!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如果你们的小孩因疫情防控需要,在手术后4周内确实需要进行核酸采集,那么请告知核酸采样工作人员,小朋友做了扁腺切除术,让其避开在咽部扁桃体部位(即咽喉部白膜覆盖处)和鼻腔深处进行采集,尽量采集患儿咽后壁的分泌物。这样既完成了疫情防控任务,又保护了自己的孩子。
综上所述,扁腺手术后的患儿是可以进行核酸采样的,所以家长们再也不用担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