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玩具传染,传染性较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
一、传染源:
水痘患者和带状疱疹患者为传染源。从水痘自发病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经: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染,传染性强,在小儿集体机构中接触后,易感者80-90%发病,因此必需严密隔离。
三、人群易感性:
以2-6岁儿童发病为多见,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起病较急,年长儿童和成人在皮疹出现前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同时出现。在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
皮疹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水疱。水疱表浅壁易破,呈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疱疹为单房性,形如露水珠滴,后浑浊,疱疹常伴瘙痒。3-5天后,水疱渐渐干燥,先由中央萎缩,然后结痂,再经数天或2-3周,结痂完全脱落而痊愈,一般不留痕迹。从斑疹→丘疹→水疱→开始结痂,皮疹发展快是本病特征之一。发病时部分患者可在眼结膜、口腔与咽粘膜及外阴等处出现疱疹,破裂后形成白色浅溃疡,疼痛,愈后不结痂。
五、水痘并发症:一般不多见,较常见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1、继发性细菌感染:病原以A群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包括局部皮疹化脓性继发感染、蜂窝组织炎、急性淋巴结炎、丹毒、败血症等。
2、水痘脑炎:发生极少,一般发生于出疹后2-6天,儿童多于成人,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可出现惊厥、躁动、昏迷,部分小儿可有脑功能障碍等,病死率为5-25%。
3、水痘肺炎:多见于免疫缺陷儿童和新生儿,常于出疹后1-6天发生,轻者可无症状,或只有干咳,重者有咯血、胸痛、气急、紫绀等。
4、其他:心肌炎、心包炎、肾炎、关节炎、肝炎等均少见。
六、治疗和护理:
治疗:该病治疗上主要是对症处理及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体温高者可用退热剂;皮肤瘙痒者,可给服抗组织胺药物,有继发感染可选用抗菌素。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伐昔洛韦、阿昔洛韦、干扰素等,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导致病毒播散的可能,不宜使用。
给予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多喝水;勤洗手,勤换衣服,保持肤清洁;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讲究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温湿度要适宜;修剪指甲,防止抓破水疱。
七、预防:
1、隔离传染源:患儿应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病后两周。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
2、切断传播途经:做好疫源地消毒处理,病人离开原居住房间,原居住房间可用0. 5%的过氧乙酸或1: 400的“84”消毒液关闭门窗喷雾消毒半小时以上。室内被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内容物污染过的物品,门把手,家具、地板等可用1: 400的“84”消毒液湿抹,也可利用通风、曝晒、煮沸等方法消毒。
3、保护易感者: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具有较高的保护率。对免疫功能低下,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及孕妇可使用丙种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