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手机扫一扫

English 导医版 专业版
首页  > 专科导航 > 小儿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发布时间:2021-12-09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春季,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暴发流行,曾在我国多个地方发生大流行,成为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重点疾病之一。


一、传播途经: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唾液或唾液污染的食具、玩具等,以及空气飞沫传播。


  二、如何判断儿童是否患流行性腮腺炎  

   

17.jpg

       

  部分患儿有发热、头痛、乏力、纳差等前驱症状,1-2日后腮腺肿大,有的患儿体温上升可达40℃。通常为双侧腮腺同时或先后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局部皮肤紧张发亮、灼热和触痛。腮腺管早期常有红肿。腮腺肿大2-3日达高峰,说话或咀嚼食物时加重,有时还会出现张口困难、流口水等症状。


三、流腮有哪些后遗症或并发症?

如果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措施不得当,可能导致化脓性腮腺炎的发生或转化为复发性腮腺炎,严重者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膜脑炎、儿童后天性获得性耳聋。部分成年患者可并发睾丸炎,严重者可导致男性不育,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负担。孕妇感染了流行性腮腺炎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14.jpg

四、如何发现和治疗流腮?

家长或者老师一旦发现学生有双侧或一侧耳垂周围肿大、疼痛、发热等症状,一定要及时督促其去医院就诊,不可让其带病上课,以免耽误病情和传染他人。流腮的治疗一定要及时、规范,绝大多数患儿都可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可再次上学。对于腮腺肿大明显的,另外可考虑用一些中药外敷,以促进消肿,在流腮发病期间,患者需要多饮水、适度户外晒晒太阳、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采取煮沸或曝晒等方式进行消毒,病情轻者或退热后可适当活动;要科学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多吃些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在急性期不要吃酸、辣、甜味及干硬食品,以免刺激唾液腺使之分泌增多,加重肿痛。症状明显好转后可以吃一些促进唾液分泌的食物,以促进腮腺功能的恢复。另外要每天用温盐水漱口,认真刷牙,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五、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 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2. 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

  3. 一旦发现孩子患了疑似流腮,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4. 接种疫苗:预防腮腺炎的最佳方法是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