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朝阳,托举未来”,心肺复苏培训进校园—六中站
发布时间:2018-10-1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的多样性,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多,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致死的首要原因。此外,触电、窒息、溺水及某些药物中毒等也可能导致心跳呼吸骤停。
如今急救资源紧张,专业救护人员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现场,而抢救的黄金时间却只有4-6分钟。如果普通群众能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实行简单的心肺复苏术,对挽救患者生命及后期康复都有较好的效果。
10月12日,武汉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在张芙蓉主任和陈丽护士长的带领下来到了武汉市第六中学,向高三学子们进行了一次生动易懂的心肺复苏(CPR)培训。

尽管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和紧张的生活节奏,但同学们还是对此次培训充满了期待。

我们准备了专业、贴近生活的PPT,由陈洋医生向同学们进行演讲。培训的开始,向大家介绍了2例院外复苏成功的实例,此时同学们意识到,原来争分夺秒的抢救就会发生在我们身边。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心肺复苏的流程和手法,由重症医学科的两名护士在演讲的同时向大家演示操作步骤及按压方法。

随着二胎的普及,我们还带来了模拟婴儿进行培训。

除了心肺复苏术,我们还分别向大家演示了成人和儿童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又名“海氏急救法”,是美国医师Henry J·Heimlich 1974年发明的一套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是目前全球抢救气道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

培训结束后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在我们重症医学科医生护士的指导下,都慢慢掌握了心肺复苏准确的判断方式和按压手法。



目前在我国,只有不到1%的人会心肺复苏。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们当不了无坚不摧的钢铁侠,当不了身怀绝技的救世武侠,但可以选择当救人于水火的“小侠”。
希望通过培训,将来如果遇到有人需要急救,会有更多人勇敢地上前施救,而不是焦急等待或漠然离去
相信总会有侠者蓦然回首、横空出世,在医护人员赶到之前,代行着救难救急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