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手机扫一扫

English 导医版 专业版
首页  > 专科导航 > 小儿血液肿瘤科
欢笑迎新春 血液病房里开“联欢会”
发布时间:2024-01-27

“好运来,好运来……”1月25日,伴随着喜庆的音乐,武汉儿童医院血液科病房,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文艺汇演“上演”。写春联,玩游戏,舞蹈、唱歌、讲故事,形式丰富多彩,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纷纷秀出自信,各显所长。

image.png

橙橙(化名)是一个5岁的小女孩,3个月前,她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住进了血液科。在医务人员和社工的帮助下,孩子从沉默、恐惧、抗拒,到自信活泼。

这次“汇演”,橙橙大方登台,在护士徐吉祥尤克里里伴奏下,她独唱一首《勇气大爆发》,纯净的童声给大家带来感动,现场更有家长红了眼眶。

image.png

还有的孩子带着在新阳光病房学到的故事,勇敢站上舞台,向大家展示着自己的学习成果,博得阵阵掌声。

此次新春文艺汇演由武汉儿童医院社会服务部联合血液科以及澳帝桦新阳光病房学校武汉儿童医院教室共同推出。

武汉儿童医院社会服务部医务社工张骥曦介绍,参加表演的小患者们全程认真投入,在病房里、在治疗时,仍不忘背歌词记动作,更有小朋友暂时在出院休养期也主动报名特意赶来。血液科的医护在忙碌工作之余陪伴孩子排练、表演。来自湖北幼专学前二院拾光服务队的学生们已经放寒假,但他们主动报名,自发组织成志愿者团队,全程热情参与,带动孩子们的情绪,共同促成这场特别的演出。

志愿者汪枳成是一名大三学生,十分热心公益活动,从高中时开始就参与武汉儿童医院社会服务部发起的“新春纳福”新年祈愿活动,教住院患儿们写书法,至今已持续4年。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武汉儿童医院血液科主任熊昊坦言,患有血液病的孩子需要经历1~2年甚至更长的治疗和随访周期,反复多次的住院治疗极大限制了他们正常的社交和活动,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交互动,可能引起患儿社会适应能力削弱,导致与人交往和学习的能力下降。而对于他们的家长来说,疾病愈后、经济压力、照护疲劳等问题也让他们累积越来越多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他表示,希望借助本次活动,让长久经历住院治疗的患儿能够通过参与节目表演、游戏抽奖以及和志愿者、医护团队的合作让住院患儿及家长找回节日、仪式感等美好的情绪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