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时,宝宝脸上自带“小草莓”
本以为是胎记
医生却说是血管瘤
一听到“瘤”字
老母亲站都站不稳了……
其实,血管瘤虽然名中带“瘤”
但并没有那么可怕
今天
武汉儿童医院介入放射科/血管瘤科专家
为您科普
刘新献
武汉儿童医院
介入放射科/血管瘤科负责人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湖北省及武汉市卫健委课题各1项,发表中华及北大核心期刊论著30余篇。《儿科影像诊断学》译校者,《输卵管造影及介入诊疗》编委。在儿童及妇产科疾病的介入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可开展儿童血管瘤、血管畸形、脑卒中、咯血、消化道出血、外伤所致脏器出血等疾病,以及妇科良恶性肿瘤、子宫出血性疾病、子宫腺肌症(瘤)等30多种疾病的介入治疗。
鲜红斑痣和血管瘤,该如何区分?
血管瘤会明显长大!
血管瘤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有明显的生长曲线,1-6个月是迅速生长期,随着宝宝的长大血管瘤会增厚、范围扩大。
而鲜红斑痣则不会有明显的生长,一般也不会有增厚的情况发生。
听说血管瘤可以自行消退,
是不是就不用管啦?
不是。
血管瘤会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同步长大,范围逐渐扩大,深度逐渐加深,如果血管瘤体积太大,容易出血、感染;长在特殊部位的血管瘤,还可能压迫周围的组织。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血管瘤的快速生长期就先遏制其生长,再继续治疗逐步让血管瘤消退。
孩子查出肝脏血管瘤,要做手术吗?
看多不多、大不大、影不影响正常功能!
首先,我们应该判断肝脏血管瘤是多发的,还是单独一个的血管瘤,是否影响肝脏功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婴幼儿肝脏血管瘤不影响肝功能,建议口服药物治疗,效果很好;
(2)如果血管瘤较大(>3cm),同时伴有肝功能的损伤,口服药物效果不佳时,建议行介入治疗,介入手术是一种无创手术,更利于宝宝的术后恢复及生长发育;
(3) 对于大孩子(≥2岁)、且血管瘤≥3-4cm,建议行微创介入治疗。
新生儿口服药物,还要住院观察吗?
需住院观察3-4天。
新生儿口服药物治疗的效果普遍很好,但由于宝宝各方面身体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口服药物需要住院观察各项指标。
一般来说,住院3-4天,监测各项指标均正常后,就可以让宝宝回家继续口服药物治疗,定时复查即可。
外擦了药物,但效果不明显?
可能是没“对症”。
外擦药物治疗也是血管瘤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仅仅适用于小面积的表浅型血管瘤,对于深部的或者大面积的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欠佳,我们建议是面诊判断宝宝血管瘤的类型后,在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血管瘤治好后,还会复发吗?
可能性不大。
若是尽早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血管瘤复发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想要血管瘤完全消退(色素差别)平均年龄在7岁左右。
武汉儿童医院介入放射科/血管瘤科
武汉儿童医院介入放射科/血管瘤科,在妇儿介入及血管瘤脉管畸形诊治方面有着30多年的历史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项目达30多项,包括神经介入、外周介入、血管介入等,现有在职职工23名,博士2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共5名,在编床位16张。
科室为中国妇产介入标准化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妇儿介入分会委员单位、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科介入学组副组长单位、中国血管瘤血管畸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儿科血管瘤血管畸形副主委单位、湖北省医学会介入分会委员单位、武汉医师协会放射科分会副主委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临床重点专科。
开展项目:
儿童疾病介入治疗有:脑卒中、呼吸道出血、消化道出血、肾动脉狭窄、淋巴管畸形、血管畸形、股骨头骨骺无菌性坏死、精索静脉曲张、肿瘤(肝脏肿瘤、肾脏肿瘤、血管瘤)、食管狭窄、输尿管狭窄及脾功能亢进等疾病的介入治疗。
妇产科疾病介入治疗有:妇科良恶性肿瘤、子宫出血性疾病、子宫腺肌症(瘤)、不孕症及盆腔静脉淤血综合症等疾病的介入治疗。
血管瘤科/介入科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周五全天,周六上午